
「SHIRONAMESHI」是日本姬路的鞣製皮革,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
姬路的「白鞣皮革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
這種皮革的加工過程不使用任何化學品,而是使用鹽和菜籽油,使其具有動物的天然膚色。現代工匠們又復興了一度瀕臨失傳的白鞣技法。
四組設計師和藝術家將以「白色鞣製皮革」為主題創作作品,並於2022年在東京和福岡、2023年在巴黎舉辦展覽。參展設計師包括Tomo&Co、Aloha Blossom、ITTI,以及陶瓷藝術家野口弘成等。野口將白色鞣製皮革塗上顏料,並使用該皮革為每個品牌創作作品。
白滑皮革是一種保留動物原有膚色的鞣製皮革,不使用任何化學品,僅以鹽和菜籽油進行加工,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
四位設計師和藝術家聯手使用白滑皮革,於2022年在東京和福岡、2023年在巴黎舉辦展覽。 Tomo&Co、Aloha Blossom 和 ITTI 將使用藝術家 Kansai Noguchi 繪製的皮革為展覽製作特別產品。
白滑展覽

白滑皮革
白色鞣製皮革
這是具有動物天然膚色的皮革,不使用任何化學品,僅使用鹽和菜籽油進行加工。曾經瀕臨失傳的白鞣技術,被現代皮革鞣製師新田伸大先生復興。這種以歷史為後盾的工藝被描述為「終極=未完成」。這些都是基礎,因為它們是純粹的,所以充滿了各種可能性。
白滑皮革是保留動物原有膚色的鞣製皮革,不使用任何化學品,僅用鹽和菜籽油進行加工。白滑皮革的製作方法一度瀕臨失傳,但現代皮革鞣製工匠新田真知先生卻將其重新復興。日本皮革的最高峰—白滑皮革,與高級皮革有著不同的背景。 「終極等於未完成。」因為這些都是基本的、純真的,所以充滿了可能性。

姬路,皮革產業的聖地
姬路,皮革產業的聖地
兵庫縣西部的這個地區被稱為播磨,平安時代的一本書中記載著「播磨是皮革產地」。流經高木地區的市川,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支撐著各個時代的白鞣業,其水質非常適合白鞣,據說在其他河流上無法像這裡一樣進行白鞣工作。再加上氣候、地理、環境等條件優越,白皮革鞣製業在播磨地區蓬勃發展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姬路市位於兵庫縣西部,傳統上被稱為播磨。平安時代(794 年至 1185 年)的記錄表明,播磨是一個以皮革生產而聞名的地區。在一千多年前的這個時期,白滑法主要在姬路的高木地區實行。流經該地區的市川河的水質非常適合這種方法。據說由於水質差異,白滑在其他地區無法發展。除了水質之外,播磨的氣候和環境也對這種方法的成功做出了貢獻。

技藝的傳承與產業的衰落
技術的傳承與衰落
鞣製技術從古代大陸傳到了日本。由於採用市川的水和陽光,這種僅使用鹽和油作為原料的獨特技術得以發展。這種美麗、淺乳白色、柔軟的白鞣皮革成為江戶時代姬路藩的特產,皮革工藝在國內外傳播開來。然而,明治以後,隨著西洋鞣革的傳播,白色鞣革的需求也逐漸減少。
制革工藝最初是在古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。隨著市川的水質和姬路的氣候條件,只使用鹽和油的白滑煮法逐漸發展。江戶時代,白滑皮革是姬路藩的特產,以其美麗的乳白色、強度和柔軟度而聞名。使用SHIRONAMESHI皮革的皮革製品在國內外都受到追捧。然而,隨著明治時代之後西方鞣製方法的普及,對白滑皮革的需求下降。

對“SHIRONAMESHI”的認可
姬路白皮革鞣製工藝享譽全球
雖然白鞣是姬路歷史悠久的技術,但製造成本低且可大規模生產的鉻鞣已成為主流。 2000 年,當白鞣不再是產業時,G. Moak 博士(全國羅伊特林根皮革學院製革學校校長)向內政部發送了一封信。它認識到白鞣革的稀有性並強烈主張保護它的必要性。這標誌著傳統技術的復興。
當更便宜、更適合大規模生產的鉻鞣方法變得更加普及時,SHIRONAMESHI 最初就不再受歡迎了。 2000 年左右,在 SHIRONAMESHI 的習俗停止很久之後,德國羅伊特林根皮革學院製革學校院長 G. Moog 博士敦促姬路當地政府官員恢復這項傳統技術。他在一封信中盛讚了白滑方法的獨特性,並堅持要恢復和保存這項技術。
白化 2022
影像視覺

白滑 × ITTI
白色鞣製皮革×Itchi
壓倒性的自然存在。設計師青木本人對白色鞣製工藝十分著迷,這種工藝用於製作 ITTI 的主打產品,例如包袋和錢包。任何可能存在的刮痕或變色都已轉化為設計價值,使作品具有實用的外觀,同時仍感覺像是穿著藝術品。
壓倒性的自然味道。讓設計師青木本人著迷的白滑皮革被用於 ITTI 的標準產品,包括包包和錢包。原來的刮痕、變色被轉化為設計價值,呈現出兼具實用性的穿著藝術形象。

磨砂皮 SHIRONAMESHI × ITTI
磨砂白皮革 x Itch
白色鞣製皮革採用傳承了 1000 多年的技術製作而成,該技術僅使用水、鹽和菜籽油鞣製皮革,不使用任何化學品。其中,「NUBUCK SHIRONAMESHI」是以將表面粗糙、難以直接使用的物品進行升級改造為概念。染色後,用砂紙打磨銀表面,使其呈現前所未有的豐富外觀。
白鞣皮革只使用水、鹽和菜籽油鞣製,不使用化學品,這種方法已經流傳了 1000 多年。 「NUBUCK SHIRONAMESHI」的概念是將表面粗糙、難以直接使用的皮革進行升級再造。染色後,用砂紙打磨銀表面,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外觀。

白化 × 關西野口
白色鞣製皮革×野口宏
陶器上繪有許多圓圈。這些作品源自於野口勇在得知愛犬的餘生後所創作的一系列作品,他創造了圓圈和靈魂,希望「輪迴轉世」。白色鞣製皮革上殘留的污漬和斑點,讓人聯想到過去某個生物的呼吸,透過畫出新的圓圈,彷彿又將生命注入其中。
皮革和陶器上的繪畫。這些畫作源自於野口勇的一系列作品,他在得知自己愛犬的壽命後,創作了圓圈和靈魂,希望「輪迴轉世」。白滑皮革上的斑點和污漬讓我們想起過去曾經活著的事物的氣息,而新畫的圓圈似乎再次為它們注入了生命。